关于科学发展观基本定义的一点见解

    |     2009年10月19日   |   研究成果   |     评论已关闭   |    208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2009年8月总第63期),1-4。
关于科学发展观基本定义的一点见解
崔维成,康伯霖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市116信箱,214082
摘要: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通过学习有关材料,我们发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究竟是什么,似乎还没有一个令我们满意的答案。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一些探索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求教于专家,期望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定义、科学、发展
1 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通过学习有关材料[1-3],我们发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究竟是什么,似乎还没有一个令我们满意的答案。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一些探索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求教于专家,期望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和时代背景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为了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的错误倾向,首先提出党的工作重点应转向经济建设,应以经济为中心,由此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但在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倾向,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忽视社会进步、忽视精神文明,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
以经济为中心,实践中就有一部分人把它理解成为以GDP为中心,以上项目为中心。于是,发生了江苏的“铁本事件”、浙江的“东洋事件”……类似事件,全国现在还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置环保于不顾、置全局于不顾、置法律于不顾、置百姓于不顾。这种现象现在依然存在,那些欠发达地区,为了把经济搞上去,仍在千方百计地引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这种非科学的发展观,导致全国生态恶化、资源紧缺;贫富差距拉大,超过国际警戒线;精神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如果我们把地球生态作为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的话,该系统可以简化为六大元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地、水、气、植物、动物、人。如果要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其它五大元素似乎都不可能担当。但由人推动的发展可以向系统和谐的方向进行,也可以向激化系统内部矛盾、破坏系统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国际上就有人意识到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试点实践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面临六大严峻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我们体会,这就是在当前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和时代背景。
3 对科学发展观现有的几种定义的分析
从有关文献[1]中能找到如下几种不同的定义:
定义1: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
这是最简洁的定义,包含了对“观”字的解释,但依赖于对“科学的”理解,而恰恰对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非科学的,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这一定义对真正的学习理解和实践执行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帮助,还是无所遵循。

定义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一定义实质上是以内涵代定义,但在解释“全面”时只强调社会主义还是没有包括全部内涵,另外把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也不是科学的分类方法,抽掉了政治文明的精神文明是什么精神文明呢?另外,“以人为本”的提法相对于“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有很大的进步,但从上面提到的“六元素”系统模型的角度来说,提“以地球系统和谐为本”可能更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要尊重自然,把自己看成与其它五个元素是平等的而不是凌驾于其它五个元素之上,可能“天人和谐”的效果更好一点。如有凌驾念头,人类可能会遭到其他元素的报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这一定义也存在不足。
定义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这一定义是从作用角度来说,但它又依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义。另外,“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句话不甚严密,过去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也是指导发展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它发展观还有很多,因此,第一句话的比较严密的表述应该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但这样定义后还必须解释究竟什么是科学发展,什么是非科学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及社会主义也是窄化了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关,把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作为判断是否符合科学的依据似有所欠缺,也不利于被国际上接受。

定义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一定义是把历史发展过程作为定义,政治色彩很浓,也不能作为一个十分科学的定义,因此,也不利于被广泛理解和接受。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迄今为止,事实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对“科学发展观”的比较明确而严密的定义。
4 给科学发展观下定义必须具备的基础
事实上,要给科学发展观下一个比较明确而严密的定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名词,一旦碰到哲学,本质上就是一个不存在“唯一解”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可以下不同的定义。要给科学发展观下定义,至少先要给科学、科学的、发展、发展观下定义,而目前对这几个词的定义都不是唯一的。

对于发展,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如下几种定义:

定义1: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定义2:发展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用和谐发展观引导社会建设,社会自然要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引导世界变革,世界自然要朝着和谐世界的方向发展。

定义1基本上是中性的,而定义2明显偏褒义。发展一词究竟应该是中性词还是褒义词是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倾向于偏中性的定义,即发展可以向好的方向也可以向不好的方向,只有这样,才有强调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发展观究竟是否要包含方法论,又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通常是并列提的,我们觉得发展观不应该包括方法论。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对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试图给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性的定义但并不很成功。实际上,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否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与哲学、宗教的区别又是什么?等等。由于没有明确的关于科学的定义,我们在定义科学发展观时必须要明确我们所说的科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否则强调科学就失去了意义。但在当前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所有讨论中,大家最为忽略的似乎就是关于科学的定义和内涵,把它当成一个人人都理解的术语。

通过网上搜索,我们也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

定义3: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这个定义是我们引用得比较广泛的定义,但它也有几点不足:(1)思维形式只举范畴、定理、定律等具有局限性,而且形式并不总能反映本质。事实上,思维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两大类,科学强调的是理性思维,但理性思维离不开感性思维,而且必须以感性思维为基础。(2)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这句话充满了矛盾?如果是,科学表示的是真理,也是顶点,任何还没有到达真理的都不是科学,那样科学就太少了,而且说明科学是有顶点的。如果科学是真理,也就说明科学不用质疑,那它与宗教相比有何差别?另外,我们人类凭什么来判定它究竟是否真理?定义中的最后这句话事实上是多余的。是否要分类以及如何分类是下一层次的事情,不是科学的本质。

定义4: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社会事业。“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很早有人就认识到了科学是一项社会事业,但其意义是随时代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最逼近真理”是强调科学的特质,与其它相比,科学最强调怀疑,因为科学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认为所有知识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虽然科学追求的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但毕竟主观世界与客观存在并不是一回事,知识再正确,也只是逼近对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观世界。“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该定语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强调了科学也有个成长过程。

这个定义强调了结果“最逼近真理和自成体系”但没有对思维方式提出要求,“最逼近真理”是自封的,不可检验的。我们觉得强调理性思维是必要的,这是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强调自成体系即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是必要的;科学应该强调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不应该强调它是本质或是真理,因为我们人类没有手段证明它是本质或是真理。由于我们承认科学没有顶点,因此,质疑才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质疑态度才是一种科学精神。

定义5: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这一定义与上面的定义有点类似,也加上了一点自封的形容词。

定义6:科学是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体系。
这一定义反映了科学的目的,但局限于自然规律就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排斥在外了。利用是否为人类服务以及如何为人类服务作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也值得讨论。我们倾向于把揭示自然和社会现象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都称为科学。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如下的思考和建议: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的一种不包含自相矛盾的又能反映现实世界某种现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根据我们的思考,对于是否符合科学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判断:
(1)范围性:任何一门科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能包罗万象;
(2)不可证伪性:由于人类无法判别真理,因此,所有科学都只能建立在假设之上。最基本的假设在科学上通常被称为公理,公理必须是不可证伪的。一旦找到一个反例,就说明这个假设不是公理。
(3)理性:所有科学的结论都必须是能从公理出发,采用理性思维的方式(即采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导出。
(4)系统性:任何一门科学基本上都是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对于系统内部的各种现象,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解释,即科学内部不包含自相矛盾的概念和方法。
(5)可检验性:对于究竟是否能反映现实世界某种现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必须要能够经得起检验,无论是采用重复试验的方式或是寻找统计规律的方式。

目前科学作为形容词的解释,往往就等同于“正确的”。例:①这种方法很科学;②科学共产主义;③科学发展观。从上面的定义和判据中可以看出,“正确的”只能是相对的含义,而非绝对的意义。

科学发展要求用科学的态度探索和谐发展的规律,只有正确地运用和谐发展的规律与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和谐发展的预期目的。科学的态度还在于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时期和情况,党的事业、社会的发展,就是很正常、很顺利。否则,就会受挫折,就会犯错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按客观规律办事,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的国家就沿着正确的道路大步前进。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

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圆满追求。
5 对科学发展观定义的一点见解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要给科学发展观下定义,必须要先给科学和发展下定义,同时还要给出判断是否符合科学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和严密的定义。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努力探索,产生了一点粗浅的见解,提出来求教于专家。我们建议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指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必须是符合科学的,而我们所说的发展是指以地球系统的和谐为中心的社会的发展,它是指社会各种要素随时间的运动变化过程,我们所说的科学是指人类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的一种不包含自相矛盾的又能反映现实世界某种现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至少必须具有五个特征:范围性;不可证伪性;理性;系统性;可检验性。

科学发展观理论是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概念、内容、操作实施和评价方法的科学理论。它必须明确回答为什么要发展、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发展的目标、发展的评价等更为根本的问题。从这一要求来衡量,我们认为,要达到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理论工作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6 总结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理念和方法。只有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党中央提出的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通过学习现有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资料,我们感觉目前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还未能全面地回答应该回答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科学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似乎还没有明确而严密地给出。结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展开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我们关于科学、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的一点见解,也提出了鉴别是否科学的判据,期望以此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加深理解,也为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

作者简介:
崔维成,男,1963年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无锡市科协副主席,目前主要从事多学科优化设计理论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中的应用研究,业余从事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联系信箱:wccui@sjtu.edu.cn
康伯霖,男,1938年生,北京大学毕业,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退休高级工程师,退休前曾先后从事流体力学研究、科技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是叔同书院会员,业余从事儒学、佛学对当代社会的作用研究。